截止今天的人工智能翻译还是咖啡中的勺子,浸泡在咖啡里搅拌咖啡,但并不知道咖啡是什么味道,只有人才知道。机器翻译更多是基于算法、算力利用语料数据训练的结果,难以达到人类的智慧。
翻译是人类智慧的高地。语言文字是人脑“全息信息”的“一维表达”,对于语言的理解,是基于共同文化经历体验和共识的,不是单靠文字就可以理解的,两种文字的映射的是这两种文字背后的全息信息。所以,依靠大量一维语言文字的数据训练出来的翻译机器人,基本只能机械的“映射”,难以实现“全息信息”的转换。人类译者的不可替代性,在于人类有着共同的“全息信息”的理解分享能力。因此语言文字和翻译都将因人的存在而存在,是人类智慧的表达,从长远看来,能够超越人类的智力但难以逾越人的智慧。
因此,不应恐慌,应有所期。
语言被分为四个层次:1.信号层; 2.简单信息层;3.语言感知、感受、交流;4.文化、专业。前两层是初级翻译属于智力范畴,以AI翻译为主基本上没问题。当下,计算、数据统计等能力已经可以实现弱人工智能。而后两层是高端翻译属于智慧范畴,今天的人工智能并不能顿悟,人的智慧很多时候是顿悟的,所以主力还是人类译者。
总的来说,经过几千年的发展,语言具有两大特性,这两大特性说明语言是智慧的产物、是AI不可超越的。
首先,在语言学上,语言具有种族性,语言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,是不同民族对待事情的方法。例子:沙发为什么这样翻译呢?为什么不翻译成带皮的椅子?因为中华民族的字典里就没有对应的词,沙发是欧洲人对待站、卧、起、坐这些事情的处理方法,具有明显的种族独特性。语言的种族性是由文化背景支撑的,而文化是一种全息的东西,每一个文字可能都意味和承载着不同的场景画面,单一的机器纯靠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多方面的内在意义。译者往往必须多方面考虑再做翻译(演讲人的情绪、表情、语气、PPT、演讲事件涉及场景、观众的文化背景等等),这是在全息性的前提下,瞬间合成一个场景,再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。而机器翻译输入的只是干巴巴的单一信息,输出的结果自然不会很准确。
其次,语言是一群人的共识,简单讲就是某事物大家都这样描述,因此也就这样表达了。比如“我去两天”并不是真的两天,可能是一个约数,这是人的共识,但机器只能翻译成两天。共识随着时间变化而偶然发生,机器短时间内不可能更精准表达出来。因为具有共识性所以语言具有不可论证性,比如“我差点没摔死”,逻辑上讲是死了,而实际上没有死。因为这是一种习惯性表达,不可论证。